
写在前面:
你们曾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期吗?
每天睁眼醒来,某音某博某信来回切换,一天下来什么事也没有做成,晚上睡前想要骂醒自己,明天不能这样了,但到了第二天依旧和昨天一模一样。
几个月之前,我遇到了学习瓶颈,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摆烂状态,一边焦虑一边玩手机,查看手机亮屏时长更是高达11h,除去睡觉的时间,基本手机不离手。
摆烂后渐渐发现:我变得十分嗜睡,睡12h依旧不清醒;做事特别拖延,不到deadline绝不行动;严重自我内耗,懊悔又自责;失去思考能力,脑子变傻变迟钝。
后来有天突然某刻,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于是拿出了我的成长本,将摆烂状态和原因一一写下,悉数以后才明自我摆烂的本质:原来是偏离了原本预期的目标和方向,对暂时无法改变的现状焦虑和担忧。
后来我开始寻找,摆脱摆烂状态的方法,慢慢地终于回归到了正常的心态。大致的总结是:长期摆烂后想要改变自己,不要一上来就逼着自己去学习,而是要先调整好处境和心态,再恢复到高效专注学习的积极状态。

恢复学习能力的6个方法:
1.摆脱摆烂的物理环境
在家会葛优躺,就去高能量的地方,图书馆、自习室、咖啡馆,并且切断会打扰自己的信息来源,消耗性app、没有用的通知、消息和动态的提醒。
人总是会被大环境所影响,长期摆烂,通过物理戒断的方法最为有效,不自觉地就会融入到高能量的氛围中。
✅戒掉手机的3个方法:
①把手机关在柜子里
②把手机调成“灰度模式”
③设置手机解锁时间

2.摆脱摆烂的低迷情绪
当情绪不对的时候,最损耗一个人的能量,不谴责和内耗自己,采取做任何事情的原则,让身体和精神感到愉悦。
收拾屋子、泡热水澡、看书听音乐、看电影逛街,公园散步运动。
情绪低迷的人,是做不成任何事的,需要拥抱一段安静且积极的时光,细细梳理过往,慢慢想通一些事。
✅书单:
《山月记》《人间值得》《山茶文具店》《解忧杂货店》《整理情绪的力量》

3.摆脱摆烂的生活习惯
健康的作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,熬夜不仅会拥有疲惫的身体和精神,还会让自己的记忆力下降、大脑变迟缓,从而导致做事专注不了。
同样睡8个小时,11点睡7点起,2点睡10点起,过的却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,更何况很多人第二天需要无奈地起床,作息调整不过来,即使拥有再完美的计划都很难实施。
✅早睡的2个方法:
①倒逼早睡:用一周时间,强制早起。
②循序渐进,慢慢调整:从前2点睡,提前一小时1点睡,做到以后,再提前一小时12点睡。

4.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边界
给自己设定简单轻松的目标,做一些擅长有把握的事,在舒适区范围内怡然自得,松弛有度才能达到学习的“心流”状态。
✅学前冥想:
学习之前可以“学前冥想”:想想现在不努力,未来会有什么问题。夸张一点也没关系,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内驱力。

5.设与自己匹配的目标
我们的目标经常以失败告终,不是因为能力不行,而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目标,我们通常把握不住。
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当下的目标,每天跳一跳就能做到,不断地在舒适区范围以外扩展自己,当然并不是说每一次都要做得足够完美,这样只会又想要放弃,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
✅计划:
每天晚上睡前,花十分钟制定第二天的计划,让自己第二天能够,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地进行,完成一项计划后划掉一项。

6.及时奖励,肯定自己
做成一件事后,及时奖励自己,千万别小瞧这样的行为,这会让你更加肯定自己,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和期盼。
吃一顿大餐,看一场电影,买期盼已久的礼物,给自己的进步赋予价值,把学习进步与幸福挂钩。

我想说:
我们很多时候的不快乐,是因为摆烂和努力都不存粹。
无论如何,都要允许自己摆烂一下,允许自己好好地休息一下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按自己的节奏努力跑到终点就好了。
持续性摆烂、间歇性努力再正常不过,不要整日活在焦虑中,被生活支配得无所适从,要相信摆烂和努力都是在慢慢变好,因为我们要活的既松弛,又热烈。

来源:林小北的屋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