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老板
高中学历
国内高端装修头部品牌
18年始终专注有钱人的生意
顺利穿越过金融危机和三年疫情
从未亏过钱
B老板
连字都不会写的85后文盲
作为一个装修小白用了4年时间做到那座城市的第一每年成交400多个客户
即便是疫情三年
业务不跌反涨
他们凭什么成为了1%赚钱的人

2021年春节,我本人入场视频号做直播结交老板,连着干了近100场。这个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从那时开始,我花了近两年时间研究老板这个群体。
通过各种渠道,找各种老板聊,观察他们,学习他们,研究他们。
他们是怎么失败的?
他们是怎么突围的?他们是怎么赚钱的?
他们的过人之处是什么?
他们的问题视角有何不同?
……
为了更好地记录所见所闻,2021年开始,每天写一篇400-500字(偶尔上千字)小作文,到今天已经写了有800天(偶尔也有断更一两天的情况),差不多有25万字。在这些只言片语的记录过程中,对于老板群体的认知越来越清晰,偶尔能够洞察到背后的一些真相,应该说是疫情以来最大的收获。
嗯,有些欣喜。
最近十天,每天晚上直播(大多时候持续到凌晨一点)会有一堆的装修老板来直播间,天南海北都有。随着跟这个老板群体的深度链接,发现了一些惊人的事实,或者说又一次被上了一课。
01 / 做有钱人的生意
A老板,国内高端装修的头部品牌创始人,如果用钱来衡量,早已是身家过小目标了。
认识A很偶然,是因为在某个直播间,把他“骂”一了顿:你个土傻帽,刷钱当冤大头,笨蛋一个。刷抖音的人都知道,在很多直播间总是会见到那些刷礼物不咋眼的家伙,一会儿一个火箭,一会儿一个嘉年华。A就是这么个人,当然他也不在乎这点钱。对,就是这么搞笑,因为骂了几句,最后认识上了,而且还成了我的客户。这个所谓“离奇”的经历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。一个高中没读完的人,18年前突然杀向装修行业,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干高端装修。这就奇怪了,在那个时候,99.99%的人都是干的是普通装修,哪有什么高端装修,更何况他一个没人脉没资金没背景的人,怎么搞?但他义无反顾地做了,这是其一。
其二,他不做亏钱的生意,从来不做,不欠员工的钱,供应商的钱,但客户也不能欠他的钱,18年来都是如此。
其三,不跟房地产公司合作,即使是房地产爆火的那几年,即使当地恒大去找他合作时,他也不为所动。如果按事后诸葛来说,他太英明了。但那个时候为何会有如此的决断力呢?
其四,疫情三年装修行业很“惨”(当然没有不惨的行业),而他却活得不差,虽然无增长,但不亏钱。
回到主题:做有钱人的生意。
“你为什么如此笃定,如此坚决”,我问他。

装修这个行业,从业者体量巨大,比如湖南某个县城,就有20万装修大军,放到全国你可以想象到底有多大。同时,这批从业者里,绝大部分人的学历水平都很差,跟A差不多。
按照他的介绍,装修行业里普遍存在材料不过关、偷工减料、同质化严重、没有服务、打价格战的混乱局面。唯有另辟蹊径,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机会。他反复说的一句话:这个世界80%以上的财富都在那20%的人手里,那我就做那20%的生意。他又举了个例子,在一般的三、四线城市,装修5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,一年产值规模在100个亿左右,哪怕我们只做到1%的市场份额,也就是1个亿的营收规模。
有钱人的生意,他做了18年,穿越了08年的金融危机,控制住了房地产暴涨时期的欲望,安然度过了3年的疫情,仍然很香。
你对此,有何感想?
02 / 快乐地专注
B老板,85后,云南昭通人、标准的文盲,在当地县城做装修。B老板经常来我的直播间,时不时地在评论区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“,有时候也会上麦分享下他的生意心得。
“你说奇不奇怪,疫情对我根本没影响”,他似乎在炫耀,说的又是事实。
店里四个员工(加上其老婆),5个工人,10个人的团队,这三年基本每年的成交客户在400人左右,他客户成交金额基本在30-50万不等(属于当地相对偏高价格),意味着他每年的营业额是在1.6个亿左右。
在昭通的一个县城,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县城(不小),一个实体老板,把业务做得风生水起,这事就好玩了。
“我跟你们说,我这个人有个特点”,夹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,不注意听,听不懂。
我问题他,你为什么做得这么好?“我觉得第一是营销,第二是管理”,他回答。很显然,这个不准确,一是他10人不到的团队,上升不到什么管理不管理;对于营销,更多的是他学来的一个名词吧。
“你最难的时候是怎样的?”、“讲讲你是怎么跟客户打交道的?”、“谈谈你对疫情的感受吧”……,在我的引导下,他打开了话匣。
刚开始的三个月,一个客户也没签下来,而且还借了不少钱,非常焦虑。这大概是绝大多数线下老板的常态,只是他咬牙坚持过去了,因为没退路,必须干成的信念支撑了他吧,也许是其他原因,具体他没细说。每次去客户家,都会带好鞋套,如果遇到是老人在家的,他会买些水果送去。用他的话讲,不能干装修眼里只有装修的事,跟你打交道的是人啊。他说,我看到疫情下大家都很焦虑,但我没时间焦虑,不能出门,那我就赶快弄抖音,发我店里的东西,打开通讯录,把我周边的人都加了一遍,抖音里还时不时有咨询装修的客户。

随着打交道越多,我似乎更了解了他,也更准确地知道,他为什么能成功。
第一是“专注”:为了干好装修,他前三年每天都要学习到晚上凌晨一两点,有的时候是为了把装修的各种材料搞明白,有的时候是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没能搞懂客户。总之,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是在装修这件事情上,没有二心。
第二是“用户”:装修不是装修,而是背后的人,始终是站在用户的立场考虑问题,帮客户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。
第三是“服务”:给客户的老母亲买慰问礼品,给客户打扫房子,拜访客户穿鞋套,自备插线板等等细节。用他的话讲,我要让我客户忘不了我。
第四是“好学”:”我不会做笔记,但我强求自己听课当场必须记住和消化60%的内容,而不是记下来回去再去复习“、”我一直在琢磨抖音,所以我一直在实践和各种尝试“。最重要的细节,他从来不会去打牌,更不会赌博。
在这种边远落后地区,尤其是像他这种手上赚了不少钱的老板,十有八九是会打牌赌博,但他从不会沾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A老板、B老板,都是装修行业,都是低学历者,然而成了商业故事里那1%的人。
他们懂战略、营销、用户、服务……?可能他们连这些词是什么意思都不懂。
为何是他们?为何快拳打死老师傅?为何能穿越一个或多个经济寒冬?
在越来越频繁的交往中,我隐约中看到了一些真相:
一是,强烈的信念感,无比笃定自己的事业;
二是,超强的执行力,立刻、马上、干;
三是,贴地而行,把心贴向用户,用心感受用户的喜怒哀乐;
四是,朴素地坚守生意的本质,以真换真心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是两位线下实体老板的例子,希望对您有所启发。
如果您也想学习更多老板的认知,那就多多关注这个头条号吧,毕竟我每年要跟100位以上的老板深度沟通,既有身家十几亿的大佬,也有街边夫妻店的老板。
